酒泉境内的石窟寺

来源:酒泉市政协文史委      日期:2017-08-23 10:31      阅:      字体:  

  石窟寺,梵语称“僧迦蓝”,是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在里面陈示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画。

  从世界范围看,石窟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其前身为中王国时代各州显贵在尼罗河沿岸山崖开凿的岩窟墓。到埃及新王国时代,由岩窟墓发展为石窟寺,仿照埃及神庙形制在山崖开凿规模宏大的石窟。石窟寺这种形式传入印度,逐渐发展为印度佛教、耆那教的石窟寺。

  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在公元2世纪中后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在西域落户。至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我国盛极一时,石窟寺的开凿也在这个时期经西域到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逐步扩及周边地区并向中原内地延及。

  我国石窟寺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形制除佛殿、僧房两大类外,又增窟内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庙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我国石窟寺的三大代表,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石窟之一。

  甘肃是我国石窟寺重要分布地区,境内有大小石窟寺50余座,素有“天下石窟在中华,中华石窟在于陇”的美誉。

  酒泉地处古丝绸之路东西交汇地带,是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的第一站,留下了许多珍贵石窟寺遗迹,成为甘肃悠久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石窟寺有: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五个庙石窟、昌马石窟等。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一座距今2000余年、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现存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多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异。其丰富的内涵,堪称是一部中国古代千年佛教彩塑史。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种类繁多的壁画,从多方面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现实生活,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宗教、建筑、交通、服饰、乐舞和民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史料,因而被国际上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历史”。196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公元

  4-14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5万余件,世称“敦煌遗书”。敦煌遗书被誉为“学术的海洋”。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以及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书。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探险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的一门显学。

  西千佛洞因其位于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及古敦煌城西,故名。洞窟开凿在党河北岸崖壁上,窟区东起南湖店,西至今党河水库,全长2.5公里。现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各代洞窟19个。其中第1至第16窟位于今党河水库东侧约1公里处,余三窟位于南湖店之北,壁画约800平方米,彩塑34身。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隋代第9窟窟型,类似游牧民族的圆帐,是敦煌石窟窟型中之孤例。

  西千佛洞以壁画和塑像为主要内容。壁画内容及风格基本上与莫高窟同期壁画一致。塑像虽多经清代和民国时期重修新塑,但亦有保持原塑风貌者。其中以北魏晚期第5窟中心柱正面龛内的佛像最具特色。五代第16窟的十六罗汉残塑,说明敦煌地区与江南供奉十六罗汉出现的时期基本同步,也说明两地关系之密切。

  属于西千佛洞东段的南湖店,距西千佛洞石窟群约3华里。原保存有3个洞窟。其中一个是北周时期的洞窟,尚存中心柱和东、西、北三壁,内容为千佛、说法图、飞天等。残存壁画约20平方米,保存彩塑3身。另一个为元代洞窟,残存壁画近20平方米,内容为说法图等。另一个壁画已毁。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已于1991年将2个洞窟的壁画揭取搬迁至莫高窟保护,2000年复原于莫高窟北区无艺术品的空洞之中。莫高窟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踏实河(又名榆林河)从中流过,两岸榆树成林,石窟因此而得名。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6公里处。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岩层断崖上,共有洞窟41个,其中东崖30个,西崖11个。

  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三种。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但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前面多有较深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不同于莫高窟。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形式有圆塑、浮塑等。除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高24.35米的善跏坐佛像和第5窟长13米的卧佛像各一身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彩塑破坏较甚,所存极少。现存300余身塑像均经重妆。大多属等身群像,一铺三至九身不等。

  初唐壁画只存残迹,其余4565平方米壁画大多保存尚好,根据特点可分为中唐(吐蕃统治时期)、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六个时期。唐代洞窟有14个,保存完整的仅存第25窟。该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于珍品。前室正壁门两侧分别绘毗琉璃天王像和毗沙门天王像。主室窟顶可见千佛残迹。正壁中部绘卢舍那佛像和虚空藏、弥勒、地藏、文殊等八大菩萨像,北侧绘释迦行像,南侧已毁。南、北两侧壁分别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前壁门两侧绘文殊变、普贤变。全窟壁画构图严谨、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威武有力的天王、力士、庄严慈祥的菩萨,栩栩如生的昆仑奴及狮子、白象,神态生动,线条潇洒流畅,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和精湛技艺。尤其是“弥勒经变”中的农作、扫街、宴会、探亲、写经、剃度等描绘社会生活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此窟细密精致而秀丽的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中唐壁画的典范。

  五代、北宋时期,兴建和重修洞窟23个。壁画题材主要有经变画、尊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瑞像故事画和供养人画像等五类。其中的供养人画像,数量较多,分为三种:即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者及其眷属、大小官吏的画像;与曹氏联姻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归盈出行图等;特别是出现了曹氏画院的“都勾当画院使”、“知画手”、“都画匠作”、“画匠”等的画像,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西夏、元时期,共兴建和重建洞窟16个、使榆林窟出现了最后的兴盛局面。壁画题材主要有经变画、佛像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几类。供养人画像中有人物和衣冠服饰迥异的党项羌、回鹘、蒙古族贵族官吏和侍从的画像。西夏早期壁画艺术与宋代壁画一脉相承,后期的第2、3、29窟与元代的第4、10窟等典型洞窟的壁画艺术表现了三种新风格:(1)中原绘画风格,人物衣冠如道教神仙,线描精致流畅,变化丰富,色彩清淡典雅,这是受宋辽影响而出现的新的艺术风格。(2)藏传密宗风格,人物比例适度,形象有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线描圆润秀劲,设色冷峻浓艳,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氛。(3)西夏艺术风格。人物造型和服饰具有西夏的民族特征。第2窟水月观音图,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西方净土变、千手千眼观音变。第4窟释迦、多宝曼茶罗、不空绢索曼茶罗等是代表这个时期高度艺术水平的作品。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由五个庙和一个庙组成。初创于北魏晚期,续修于五代、西夏时期。现存窟龛21个。五个庙开凿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党河西岸崖壁上,分为南区和北区,两区相距200米。南区现存洞窟4个,北区现存北朝晚期洞窟遗址15个。南区窟前堆积物和北区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个庙第1窟为中心柱窟,窟内现存有释迦牟尼八相变、文殊经变、普贤经变、水月观音经变、金刚界曼荼罗、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炽盛光佛曼荼罗、涅槃经变等壁画。壁画大多保存完好,颜色鲜艳。第3、4窟均为佛殿窟,第3窟内存有维摩诘经变和劳度叉斗圣变,第4窟内存有释迦牟尼说法图、文殊经变和普贤经变。一个庙开凿于县城西10.5千米的浪河湾东岸,现存有壁画的洞窟1个,遗址窟1个。
  五个庙石窟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风格,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古代河西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补充材料。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城东南90公里处桥子乡长山子北麓的东西崖壁上。现存洞窟23个,有10个洞窟存有壁画和塑像。洞窟形制主要有:长方形中心柱窟、圆形穹窿顶窟和方形平顶窟。尚存佛、菩萨塑像56身,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的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壁画总面积486平方米,内容可分为五类: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经变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涅槃变、水月观音变等:密宗图像有曼荼罗(藏密)、十一面观音变、八臂观音变等(汉密或杂密);尊像画有说法图、释迦行道图、禅定佛像、观音像等;装饰图案的纹样有莲花、忍冬、百花、卷草、火焰、宝珠等;供养人画像残存西夏供养人画像并西夏文题名。又,北魏、唐、五代壁画多被西夏、元的壁画覆盖。

  东千佛洞尤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西夏窟见长。其中的第2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一窟之内多种风格并存,从壁画内容风格而言,显教经变汉密图像均属中原风格。藏密传自西藏、都有一定的西藏、印度、尼泊尔影响,艺术风格和内容与榆林窟第2、3、4、29诸窟基本相同,是榆林窟西夏和元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但它又具有一定特点,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现。该窟后室东西穿道两侧有两幅色彩鲜丽的“水月观音”,各有4.85平方米,技艺精湛,堪称绝品。观音眉清目秀,左手下垂,右手拿经卷,端坐在金刚宝座上,凝思遐想。河对岸唐僧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向观音膜拜。孙悟空手牵驮着经卷的红马紧跟在后。穿插在水月观音变、普贤变中的唐僧取经图,在安西榆林窟第2、3、29窟的西夏壁画中已经出现。但把唐僧取经场面放在水月观音变画面的重要位置并使唐僧取经成为经变中心,形式统一和谐的画面,则仅此一处。这是我国石窟寺壁画艺术中反映唐僧取经故事的珍贵资料。整幅画面中的色彩和线描极为严谨工细,可以和榆林窟的“水月观音”相媲美, 堪称西夏壁画的精品佳作。该窟“涅槃经变”中悼念释迦的八部圣众、七大弟子和各国王子,形象真实,线描挺劲,神采飞扬。密宗曼荼罗中舞姿劲健的金刚,藏风颇浓,特别是手攀树枝、身姿妩媚、服饰特殊的观音像,印度影响很浓,为东千佛洞所独有。

  在第2、4、5、7诸窟,把“涅槃经变”移到中心柱后这种主要位置也很有特色。第15窟前室东西壁北侧的两幅“文殊变”、“普贤变”中的文殊、普贤、青狮、白象、山水、团云相对称。其绘画手法则粗犷大笔,与第2窟细致入微的线描手法迥然不同。西壁南侧为“八塔变”。塔下婆罗树左右对称。有趣的是,塔右侧婆罗树上倒挂着4只顽皮可爱的猴子在井中捞月。两壁下沿大规模供养人画像与题名接衔,是考证西夏人开窟绘画的直接依据。在第7窟中第一幅“接引佛”,佛身穿通肩式大衣,赤足登莲花侧身前行,神态自然,很有特色。而该窟东壁正中的“说法图”更独具一格,天上画有日月、翼人,灵山雷音寺佛祖高坐莲台说法,左右两侧长廊下站立众弟子及两排奏乐的伎乐天人,乐器有长箫、排箫、长笛、古筝、胡琴、铜磬、铙钹、云锣、手鼓、大鼓等,是研究民族乐器发展史的重要资料。莲台前八功德池中莲花盛开,钟楼内僧人手持横木在撞钟。人物栩栩如生,多达84身,画中的大雄宝殿、亭台楼阁结构复杂、雄伟壮观、是研究西夏民族建筑的珍贵资料。

  昌马石窟位于酒泉市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700米的黑石山崖上。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上窖石窟已彻底消失,现在所说的昌马石窟指下窑石窟。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时期,距地面30-40米左右,原开凿十一个洞龛,从南到北分为三段,南段四窟,中段四窟,北段三窟,南北两段的窟龛因地震被毁,现仅存中段四窟,中段1号窟残存三分之一,壁画已毁,3号窟与4号窟相连,内无壁画和造像,2号、4号窟保存的较好,内部有北魏、十六国北朝时期、宋初时期的造像和壁画。其中2号石窟呈近方形,进深4.25米,宽4.05米,高3.06米。前部为圆拱形顶,后部为平顶。窟内有中心柱,柱两边开券顶形拱门,分上下两层,上层有4身泥塑残像,下层只存壁画,中心柱宽1.93米,深2.1米,每面分两层开龛造像,原每龛内均塑一佛二菩萨,现大部分被毁,窟内壁画原作毁坏较多,部分壁画为西夏时重绘。窟内前室中心柱东面上方彩绘装饰性很强的垂幔,下绘有7佛,均结跏趺坐。窟门顶部正中绘一菩萨,结跏趺坐于莲上,服饰奇异,饰物繁杂。门内两侧,分别南画骑狮文殊,北画骑象普贤。文殊普贤身后绘有数名供养天女。南北2壁皆绘经变故事画,但毁坏严重,难以辨认。窟内后室中心柱上层龛内造像已毁坏。西夏时改绘壁画,为一佛二菩萨。中心柱两侧通道及后壁上绘有与真人同高的赴会菩萨12身,有的持供物,有的拱手而立,窟顶绘有飞天,姿态优美、色泽艳丽,反映了西夏时期佛教艺术的出色成就。4号窟内有一中柱,柱根造有坛基,分上下二层,每层每面都有开龛造像。多是中间一佛,两边为菩萨,窟内造像已基本消失,局部残存有壁画,壁画呈条幅式旗幡,画有20余身供养菩萨,布满四壁,窟顶左右各画飞天4身。昌马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同属姊妹窟,它对于了解、研究当时西北佛教发展很有意义。昌马石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洞窟开凿形式上看,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处很多,同时与新疆克孜尔等石窟以及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等有许多相似之处,据此推测可能最早开凿于十六国北朝时期,西夏时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并重绘了壁画,西夏重修壁画与同时期敦煌石窟壁画有密切关系;从艺术价值上说,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新颖,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大多数壁画入选《河西石窟图谱》,其精彩壁画还被作为《中国美术史》的封面出版;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当然在其中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及新疆等古丝绸之路的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有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史委    伍东民)